失误葬送胜利,最担心的是事情还是发生了!从第三节结束时领先9分,到第四节仅打了3分多钟,中国女篮就被老辣的塞尔维亚队扳平直至反超,0比11的冲击波就在于3次要命的失误与进攻乏术,后来虽3次战平比分,但惊慌失措的中国女篮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获胜的机会,只能遗憾的告别东京,饮恨东京!
23次失误使这支年轻的中国女篮失去了一次创造历史的宝贵机遇。如果能拿下塞尔维亚队挺进四强,既平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名列第四的战绩,也能获得争夺铜牌的难得机遇。但是竞技场上就是这么残酷无情,没有如果,只有冰冷的结果。这就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,虽然这个代价十分沉重。
首战波多黎各队大胜,我忽略了统计失误。次战险胜澳大利亚队,失误21次;三战比利时队赢12分,失误18次。失误次数都多于对手还能取胜,除顽强拼搏之外,有侥幸成分,但幸运不可能老伴随着你。1/4决赛对阵老到的塞尔维亚队,失误多达23次,比对手多10次,23次失误中被对手抢断14次,侥幸不再,只能吞下心有不甘的苦果。失误和后场篮板球的丢失,使塞尔维亚队多了17次投篮机会,怎能不让中国队反胜为败?
塞尔维亚队是有些老化,但她们拥有的财富就是比赛经验丰富,知道该怎样支配自己的体力和精力,知道该在什么时候运用攻防的变化来打开缺口,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来反击,来破坏你的节奏,捣碎你的心理防线,直至反败为胜。尽管这样一战定生死的结果令人难以接受,但还应感谢这群久经沙场的塞尔维亚大姐姐,给青涩的中国女篮上了一课!
中国女篮整体上年轻,年轻就体力充沛,何况练得够苦够顽强。有人说中国女篮就是有些保守,第四节一上来就应该来个全场紧逼,一可消耗对手体力,二可扩大领先优势。如果防守上变化多些,质量高些,就不至于那么快被对手打平。看来许利民在对手破釜沉舟之际还缺乏一点决断之魄力,变一变如不行,还可以再做调整。惜败总有很多的如果,让你追悔莫及。
对阵三个强队,中国女篮的场均失误为20.6次,而对手为13.6次,这就说明这支中国女篮确实太年轻,还没有真正掌握运用全场紧逼和破全场紧逼的办法,整体实力还有非常明显的欠缺,故而在一波三折的变幻中还不能做到从容不迫。在统计失误的数字中,我发现老将有失误,年轻队员更有失误,几乎是凡上场者皆有份。提高中国女篮的实战能力,就必须解决失误太多的问题。
我相信许利民一定无数次的练过怎样破紧逼,也一定在教学比赛中反复检验过。但是,打世界大赛毕竟是有巨大心理压力的,尤其是没经历过恶战考验的年轻队员,过度紧张是造成失误频出的主要原因。急于扳回劣势,使得她们乱了方寸,动作变形。能力的提高必须经历硬仗恶仗。老北京男篮队员、1983年五运会夺冠主力、东城体校教练魏伟说:“显然塞尔维亚队更有战术素养和把握比赛进程的能力,运动员解读比赛的能力更强,在关键时刻做了恰当的调整。中国队具备了进入前四的条件,但在领先9分时依然没有能将优势保持到比赛结束,值得思考比赛里面的内容。这种到最后决定胜负的球,在国内联赛有多场次的比赛经历与历练,小心脏方能强大,心智潜力方能挖掘。高级别的比赛最后比的是智慧,中国女篮要成为世界第一集团军任重道远。”
在我看来,中国女篮还是要下功夫培养出一个能掌握节奏、能起场上指挥员作用的好控卫来。王思雨在打澳大利亚队一战中发挥出色,但后两战表现不尽如人意;杨力维和李缘年轻有冲劲,但勇猛有余,镇定不足。三个主打控卫短板明显,起伏不定。钱澄海先生曾说过“没有一个好小个子,累死一帮大个子。”如果我们的控位能力再强些,李月汝和韩旭的作用就能再上一个档次。
这支中国女篮精气神儿已经很不错了,经过5年的训练和比赛已经让人看到了希望。去年预选赛和东京小组赛两个三连胜,展示了中国女篮已经发掘的潜力。打铁还需自身硬,只要中国女篮不气馁,继续奋发努力,加强针对性训练和比赛实战,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!
2021.8.4
延伸阅读
塞尔维亚主帅:我曾在中国工作 这是最好的中国女篮
东京奥运女篮1/4决赛,中国女篮70-77不敌塞尔维亚,无缘4强。赛后,塞尔维亚主帅玛莲娜-马里科维奇接受了采访。
玛莲娜曾在WCBA上海宝山大华队担任过主帅,因此她对于中国女篮十分熟悉。
玛莲娜在赛后说道:“我想祝贺中国女篮,她们是一支强大的队伍。我在中国工作过,现在这支中国女篮肯定是过去15年里最好的。我曾在上海生活了两年,看到了中国在女子篮球方面所做的努力,这让我们的这场胜利更加来之不易。”
“中国队是一支了不起的球队——所以我们知道我们必须以一种非凡的表现来赢下比赛。我们知道这场比赛会非常困难,要求非常高。我们经历了非常艰难的第三节,那是我不满意的,然后回到了场上完成了逆转。我的12个球员在第四节展现出了我们是一支真正的球队,这是我从2011年开始就要求他们做的。”
谈到塞尔维亚的奥运目标,她表示:“我们是一个小国,这些年来经历了很多,我们不想止步于此,我们想继续前进,为国家带来一枚奖牌。”
作者:孙保生
(责任编辑:林子硕_NB18590)
作者:佚名